近日,据媒体报道,“杭州六小龙”也用上了北斗时空智能能力。千寻位置CEO陈金培回应称:“时空智能是具身机器人的刚需,千寻位置不仅为其提供时空智能服务,还将开放时空智能套件,为具身机器人提供基础技术支撑。”
“机器人无论是运动控制,还是任务执行,本质上都是将数字驱动指令转化为物理世界的精准操作。想要实现物理世界与实体世界的高效协同,最必不可少的桥梁就是时空智能能力。”陈金培说。
在北斗时空智能的赋能下,具身智能产业有望迎来快速发展,在物流配送、特种作业等场景中呈现广阔的应用前景。例如,在物流领域,具身智能机器人可以实现厘米级定位精度,具备强大的环境感知、路线规划和运动导航能力,高效完成货物分拣、搬运、配送等工作,提升物流效率。在核辐射、火灾、地震等特种作业场景,人形机器人凭借多模态感知和高防护等级,可替代人类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中从事高风险任务,如安全巡检、应急救援等。
虽然目前尚未得知“杭州六小龙”具体哪家公司用上北斗时空智能。但据悉,已经有不少具身智能公司正在与千寻位置洽谈。
作为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的建设方,千寻位置基于北斗卫星系统基础定位数据,利用遍布全球的 5000 多座 GNSS 星基/地基增强站,自主研发的定位算法、芯片及大规模互联网服务平台,为用户提供厘米级定位、毫米级感知、纳秒级授时的时空智能服务,累计接入终端设备超过 23 亿。公司同时具备多传感器算法协同、数字孪生和人工智能技术,为智能驾驶、低空经济、具身机器人、智慧城市、行业数字化升级等提供云芯一体、数实融合的全栈解决方案。
截至目前,千寻位置累计服务250万辆智能驾驶汽车;赋能超过600万辆共享单车和电单车实现厘米级电子围栏管理;为全国23个省市的自动驾驶的农机提供星地一体的时空智能服务;助力超过20万架无人机完成电网巡检、水域治理、农业植保等专业任务。
业内人士指出,人机协同是智能时代的重要趋势,时空智能套件的开放将打破机器人开发的技术壁垒,推动人机协同向更智能、更通用的方向发展。
免责声明:该文章系本站转载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。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消费建议,仅供读者参考。